本站点使用cookies,继续浏览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Cookies和隐私政策

打造行业智能体,共建全场景智慧

华为首次针对政企智能升级发布了系统化参考架构“智能体”,助力客户和伙伴打造自己的智能方案。

文/侯金龙 华为云与计算BG总裁
Zhang Yelai

随着ICT技术的发展与成熟,5G、云、AI、计算等技术与行业应用的“5机”协同与融合,加速了企业和行业的智能升级,并带来三方面的新价值:

重构生活体验:例如,地铁公交一码通行、高速公路自由流收费、一张脸走遍机场及无人超市等。

优化生产流程:例如,AI辅助新冠CT诊断、AI加速药物筛选、AI让合成纤维从抽检到全检、AI合同智能审查等。

使能行业创新:例如,无人机通过云、5G、AI、边缘的协同,实现电网、矿山、港口等城市生命线的智能巡检,实现无人化和自动化。

透过这些价值业界清晰地看到,智能升级是企业和行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但在智能升级的实践中,企业会遇到终端种类繁多、联接需求多样、IT新旧应用并存和AI人才缺乏等挑战。为此,华为推出了智能体,通过“5机”融合来解决这些挑战。

Communicate 87

四层架构的智能体

智能体是政企智能升级的参考架构,其以云为基础,以AI为核心,通过云网边端协同,构建了一个开放、立体感知、全域协同、精确判断和持续进化的智能系统,包括四层架构:

Communicate 87

智能交互:智能交互是智能体的“五官”和“手脚”。其联通了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让软件、数据和AI算法可在云、边、端自由流动。通过边云协同操作系统Intelligent EdgeFabric (IEF)智能交互让智能体可感知,能执行。IEF可以对接各种操作系统,例如鸿蒙,让鸿蒙生态可方便地接入华为云。华为已将IEF的内核KubeEdge开源,并贡献到CNCF基金会,目前已有500多位核心贡献者,并在多个行业广泛应用。

智能联接:智能联接是智能体的“躯干”,联接智能中枢和智能交互。通过5G等物理联接,实现了无缝覆盖、万物互联,以及应用协同、数据协同与组织协同。在智能联接的基础上,华为云ROMA实现了应用与数据的协同,盘活了历史应用及数据资产,使数据资产可以在新老应用之间流动和共享,达到了应用一张网,数据一盘棋的效果。与此同时,通过华为云WeLink智能工作平台,还可实现人与组织的协同,使员工、客户、伙伴能够享受智能体带来的新体验。

智能中枢:智能中枢是智能体的“大脑”和决策系统,其核心是混合云底座及3个使能:应用使能、数据使能、AI使能。很多客户在智能升级时希望既能拥有丰富的高阶服务,又能支持在本地部署并满足企业运营运维的习惯,确保数据的安全合规。但传统的私有云和纯公有云方案都不能完全满足这些需求,因此,华为希望打造一个真正满足政企需求的混合云方案。华为云混合云方案具备同步公有云的能力,可本地化部署,通过资源混合及能力融合,匹配政企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实现了用户视角的一朵云。AI使能是智能体的核心,要让AI技术真正落地,深入各行各业发挥高价值,关键是AI与行业知识的深度融合,通过AI使能,华为云让AI应用开发更容易。

智慧应用:智慧应用是智能体的价值呈现,可通过与客户、伙伴的协同创新,重构体验、优化流程、使能创新。其中,业务部门、IT部门及合作伙伴的深度参与非常重要,只有聚焦业务部门关心的问题和场景,才容易打造出更有价值的智慧应用。

综上所述,智能体通过“5机”的深度融合,实现了“能感知”“会思考”“可执行”“能进化”,智能体最大特征是云网边端协同的一体化智能系统。

云网边端协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深圳天气预报场景为例,部署在全市各区的高清摄像机将采集到的云、雨、雾等天气图像数据,通过5G实时回传到云上,把各区的数据拼成云天全景拼图,再与气象雷达数据拟合,使用AI技术就可以精准预测出4小时以内的天气变化。同时,将云端训练好的模型推送到边缘,让摄像机也能实时识别微雨、雾等细微的天气变化,通过云网边端的一体化协同,提供智慧的气象应用,市民通过手机即可随时随地了解方圆1公里的天气变化,根据变化做出行程安排。

这个案例说明,5G、云、AI、智能边缘深度融合形成的一体化智能系统,可创造出业界领先的智慧体验。

Communicate 87

华为云与计算BG总裁侯金龙在华为全联接2020发表主题演讲

智能体在华为及千行百业的实践与探索

目前,智能体已经在千行百业展开应用与探索,华为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就采用了智能体架构。在智能交互方面,通过IEF将摄像机、智慧屏、传感器等600多万台交互设备联接起来,实现了边缘智能化;在智能联接方面,引入Wi-Fi 6和5G覆盖了所有园区,华为云WeLink联接了近20万员工,以及超百万的合作伙伴和客户;在智能中枢方面,华为所有的资源和数据在华为云上汇聚,IT能力在云上对外输出服务。同时,华为将AI引入所有主业务流程,已经在200多个场景中实现应用,如在销售、研发、制造、供应等环节,创造了超过8000名数字员工。

在供应领域,华为业务遍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90个中心仓。华为通过智能体将AI能力引入到供应全流程的各个环节,截至目前,订单履行周期缩短了76%,2019年节省人民币70多亿元。例如,装箱环节涉及8000多种包装箱、30多种车型,通过引入AI排序算法提高车辆装载率后,每年可节约近亿元。华为将这些能力封装为华为云上服务,开放给业界使用。

除了华为自身实践之外,智能体也在600多个项目中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以高速自由流项目为例,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改造的9400多个收费站和8万条车道,实现了全国高速公路一张网,开创了收费站的无感知通行时代。在永锋钢铁,AI与工业机理融合,将钢材智能评级结果的准确率提升至95%以上,评级效率是人工条件下的数百倍。

打造共生、共创、共享的开放生态

智能体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在政企智能升级的过程中,繁荣的软件与服务生态、边缘计算生态,均是智能体发展的关键,也将催生出两个巨大的产业机会。

未来5年,软件与服务产业的全球市场规模将高达1万亿美元,而软件产业云化、SaaS化正在全面加速。华为云定位为中立的云服务提供商,应用软件与服务生态完全开放,通过应用使能、AI使能、数据使能,可助力软件SaaS化和智能升级,打造最好的SaaS服务开发和运营平台,助力合作伙伴商业成功,重塑可持续发展的软件与服务产业。

同时,未来5年边缘计算产业的全球市场规模将高达5000亿美元,华为云的边缘生态完全开放,合作伙伴的设备可借助IEF接入智能体,与鸿蒙生态互通,享受智能升级带来的红利。

华为希望与伙伴一起繁荣生态,做大产业空间,助力行业智能升级。华为始终相信:客户成功、伙伴成功,才算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