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领航,推动世界进步
在以“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为主题的第十六届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宣布,华为迈向基于愿景驱动的理论突破和基础技术发明的创新2.0时代。
创新2.0是基于对未来智能社会的假设和愿景,打破制约ICT发展的理论和基础技术瓶颈,是实现理论突破和基础技术发明的创新,是实现发明和创造的创新。华为战略研究院将统筹创新2.0的落地。
以下为徐文伟演讲全文:
大家好,感谢各位参加第16届分析师大会。每年4月,各位如期而至,相聚在深圳,与我们共同见证华为这一年的变化,真诚地交流和分享观点。
今天,我们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这不仅意味着华为的创新战略的升级,同时也意味着我们要为推动世界进步做出更多贡献。
过去三十年,华为产品领先的根因,在于基于客户需求的工程和技术创新,而面向未来,华为将基于愿景和客户需求双轮驱动的创新,加大基础技术研究和理论研究投入,探索未来,照亮世界,照亮华为,实现技术领先的创新战略。
时代呼唤理论突破
众所周知,信息产业超过50年的高速发展,理论界和产业界都开始遇到了发展瓶颈。
首先是理论瓶颈:现在的创新主要是把几十年前的理论成果,通过技术和工程来实现。比如说,香农定律是70年前,1948年发表的,5G时代,几乎达到了香农定律的极限,CDMA是演员海蒂拉玛1941年发明的。ICT产业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需要新的理论突破和基础技术的发明。
其次是工程瓶颈:摩尔定律驱动了ICT的发展,以前(CPU)性能每年提升1.5倍,现在只能达到1.1倍了,摩尔定律下一步怎么发展?这些都是我们在ICT发展中遇到的瓶颈。
就华为自身来说,任总在2017年就提出,华为当前的创新,还处于工程数学、物理算法的工程层面,面向未来,华为感到迷茫,处于迷航中。
下一步,华为将如何突破这些瓶颈?
华为创新理念升级:从1到N迈向从0到1
针对业界的瓶颈和挑战,华为的创新战略是:从基于客户需求的技术和工程创新的1.0时代,迈向基于愿景驱动的理论突破和基础技术发明的创新2.0时代。
创新1.0的核心理念是:基于客户需求和挑战,是技术创新,工程创新,是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创新,是从1到N的创新。核心是帮助客户和合作伙伴增强竞争力,帮助客户增加收益或者降低成本,帮助客户实现商业成功。
过去华为无论在无线、光网络、还是智能手机领域,我们都有大量的工程和技术创新,为客户带来了极大的商业价值以及产生了巨大的社会价值。
创新2.0的核心理念是:基于对未来智能社会的假设和愿景,打破制约ICT发展的理论和基础技术瓶颈,是实现理论突破和基础技术发明的创新,是实现从0到1的创新。
从AII IP、All Cloud到All Intelligence:牵引产业发展方向
华为的成功,没有秘密,就是持续30年、上千亿美元研发投入的结果,就是创新1.0给客户带来价值的自然回报。下面我分享几个案例。
1、从AII IP、All Cloud到All Intelligence,牵引产业发展方向
首先,华为洞察和把握了行业大方向,制定了正确的网络发展战略;大方向的正确,不仅确保了产品研发没有走弯路,并且实现了产品走在行业的前列,牵引行业的发展方向。
比如2005年,我们推动网络架构走向ALL IP,制定了Single战略,把TDM、ATM、FR等多种交换技术共存的多张网络,变成基于IP交换的单一网络,制定了“接口IP化、内核IP化、架构IP化、业务IP化”的四步走战略。今天统一的一张基于IP网络,让运营商端到端的建设成本降低和运营效率提升3-4倍。
2011年,我们判断云技术将对网络产生重大的影响,推动了“ALL Cloud 全面云化”,制定了SoftCOM网络发展战略(Softwaredefined + TeleCOM),即用云计算的理念和技术来改造电信网络,通过“资源池化、软件分布化、运行自动化”来实现“软件定义的网络”,构建开放和敏捷的网络。让业务部署、业务发放等效率提升一倍以上。
2016年,我们认为AI作为一个通用技术,将无处不在,提出ALL Intelligence的概念,因此,在SoftCOM的基础上,把AI引入到电信网络中,提出“自动驾驶网络”的发展目标,彻底改变电信网络的运行和维护方式,逐步实现“无人值守“的网络。
最终结构性地解决运营商的网络Opex高,业务发放慢的问题,目标是实现80-90%的网络运维工作的自动化。清晰、准确的网络架构发展战略,引领公司持续走在正确的方向上,持续走在行业的前列。
2、从分布式基站到无代演进,引领无线发展新方向
在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创新上,华为的创新不仅是全方位的各个产品领域,而且持续引领行业的创新。
比如无线领域, 早在2005年,华为就开发了业界第一款分布式基站,2007年,率先推出了 SingleRAN基站,实现2G、3G基站合一,这些系列化的创新,其价值不仅仅是降低30%TCO,更是大大降低了网络建设的门槛,让网络建设的全流程更加简单。
华为无线的领先,是长期持续的技术和工程创新的必然结果。
3、从OTN到全光网:定义光网络新标准
华为的创新,不仅仅是在无线领域,我们光领域,从OTN到全光网,华为都是产业标准的引领者。
比如华为的OXC(光交换)系统,用光背板替代了传统的3000根光纤,用光电集成,1块单板替代原来的一个机柜,这给客户带来了巨大价值,不仅功耗降低50%,占地面积下降90%,部署和运维的效率,百倍的提升。
4、从多摄像头到智慧内芯,树立手机新标杆
当然,创新不能不谈一下华为手机。华为是第一个发布双摄像头手机的厂家,最近发布的P30手机,不仅实现了4摄像头的组合,树立了照相水准新标杆,但这些特性背后是:
微米级的折叠光路设计,10X混合变焦性能;0.00024度的分离式双OIS防抖,超过300人的研发队伍,36个月精心打磨。
华为也是第一个把AI引入手机的厂家,让手机变成一个以“使用者”为中心,打造出懂你的手机,把手机从”智能”推向“智慧”。
最火爆的是华为折叠手机Mate X,一个转轴,是数学、材料、机械、设计等多学科的创新,历时3年攻关,历经几十次迭代,最终实现可20万次稳定工作;从而保证整部手机的平整状态。
看得见的产品,看不见的是背后的技术
我们看到的是产品,而冰上之下的技术才是真正的竞争力。数学、芯片设计、材料、散热等,这些是背后的基础能力。
华为有60多个基础技术实验室,700多数学博士,200多物理和化学博士;数学的算法的突破决定了SingleRAN的诞生。
早在1991年,华为就设计了第一片ASIC芯片并成立了芯片设计室。
近30年的积淀,材料的抗腐蚀研究,让华为产品适应各种环境;石墨烯的研究,让电池散热效率大幅提升;无风扇的散热设计,让基站的体积降低30%……
创新2.0:基于愿景驱动的理论突破和基础技术发明
以上的案例,都是基于客户需求的工程和技术创新,也即创新1.0,今天产业遇到瓶颈的根源,在于理论创新的滞后,没有理论的创新,很难突破技术的瓶颈。适应时代要求,华为将从创新1.0向创新2.0迈进。
以开放式创新、包容式发展为思想理念
那么,什么是华为创新2.0?
创新2.0的核心是基于愿景的理论突破和基础技术的发明,而理论突破和基础技术发明源头之一是学术界,工业界提出的挑战和向大学进行研究的投资是助推器。
理论突破和技术发明的不确定性非常高,这种不确定性的性质就决定了不能是封闭的创新,需要一起分享成果,共享能力。
华为创新2.0的思想理念是“开放式创新、包容式发展”,大学和研究机构,学术界,工业界联合起来,共同推动。
以大学合作、技术投资为战略举措
如何让创新2.0真正地落地呢?
我们将采取“支持大学研究、自建实验室、多路径技术投资“等多种方式实现创新2.0,把工业界的问题、学术界的思想、风险资本的信念,整合起来,共同创新。
华为成立战略研究院,统筹创新2.0的落地
照亮行业,照亮世界
战略研究院主要负责5年以上的前沿技术的研究,通过每年3亿美金投入大学,支持学术界开展基础科学、基础技术等的创新研究。
战略研究院最重要的是看未来,担负起华为在未来5-10年技术领域的清晰路标。面向未来,确保华为不迷失方向,不错失机会。同时,开创颠覆主航道的技术和商业模式,确保华为主航道可持续竞争力。
我们将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投入
- 基础科学研究:华为将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推动基础理论的突破;
- 基础技术研究:华为有着丰富的行业应用场景、针对工业界面临的工程技术问题和世界级难题(如香农定律极限、内存墙、摩尔定律失效等),大学和华为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基础技术的突破,并加速高校研究成果跨越创新死亡谷;
- 技术创新:针对当前工程和技术的难点,共同进行研究;
企业和大学的合作,是双向的,也是共赢的。共同推动理论突破和基础技术发明,工业界通过产品的形式,为客户创造价值,向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
围绕“信息全流程”发掘未来的技术
战略研究院,围绕信息的全流程,研究和发掘未来的技术,从信息的产生、存储、计算、传送、呈现,一直到信息的消费。
比如显示领域的光场显示,计算领域的类脑计算、DNA存储、光计算、传送领域的可见光等,基础材料和基础工艺领域的超材料、原子制造等。
下面,我具体举几个华为着眼于基础研究和发明的领域,让大家来感受一下未来的科技。
1、投资光计算,探索异构计算发展之路
第一个是光计算:我们知道现在数据的种类越来越多,并且受摩尔定律限制,一种计算架构实现所有数据的处理成本非常高,因此,异构计算是突破摩尔定律的路径之一。
华为投入光计算的研究,利用光的模拟特性,实现数据处理中的复杂逻辑运算。
比如,在人工智能领域,计算量的80%是矩阵变换、最优求解等,这些运算用CPU做,效率非常低,如果用光计算,性能会提升百倍,因为光本身的衍射、散射、干涉等天然特性,就是具备这样数学特性,光计算省去大规模的数模转换的过程,在这些特定的领域有着天然优势。
试想一下,随着计算量向AI等转移,80%的计算量可能更加合适用新的计算架构,效率百倍地提升,那么,摩尔定律的困境,就会很大程度上被克服。
2、投资DNA存储,突破数据存储容量极限
第二个是DNA存储,我们都知道在信息时代,数据量是指数增长的,而且是累积的,其增长的速度远高于摩尔定律。
那么,存储的容量要求越来越大,势必导致成本不断增加,而这种增长不可持续,存储已经成为IT产业中成本最高的部分。
因此,要么把一些数据不断地丢弃,要么寻找容量更大的存储技术。
众所周知,基因的信息是巨大的,人的一个基因信息有几十个G,存储基因信息的DNA是非常高效的,那么,能不能用DNA来存储信息呢?
一个立方毫米DNA就可以存储700TB的数据,相当于70个今天主流的10T硬盘,按照这样测算,一公斤的DNA可以存储今天所有的数据,容量达到惊人的程度。写数据的过程是基因编辑,读数据的过程是基因测序。
但是,今天基因存储离商用还非常遥远,因为数据读写的速度还非常低,比如,写5MB的数据需要4天时间,这就需要我们发掘新方法和新技术来突破这些瓶颈。
3、投资原子制造,突破摩尔定律极限
第三个是原子制造。今天,精密制造达到了纳米级,如10纳米。但是,这是用“宏观制造”的方法,达到了“微观尺寸”的水平。
今天,更精密的制造,用宏观的手段,越来越困难,即摩尔定律的天花板。
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能否在原子尺寸的层面上直接进行制造呢?从单个原子开始,直接将其装配成纳米结构,然后,再将这些纳米结构组装成更大的微器件。
实现“原子到产品”的制造模式。原子的尺寸是十分之一纳米,也就是说原子制造技术可以把摩尔定律提升100倍。
智能世界,道阻且长。今天的我们,需要理论的突破,需要新的基础技术的发明。我们将继续去探索未知的新世界,勇敢地航向前人所未至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