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会:借助科技保护生物多样性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大自然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健康生活的空气和水等资源,每年能为人类带来约125万亿美元的价值。而我们唯有在保护野生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才能享受这一好处。为实现这一目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以科学为依据,展开了一系列行动。
本站点使用cookies,继续浏览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Cookies和隐私政策
生物多样性是衡量环境健康度的关键指标之一,而该指标当前的表现并不理想。例如,过去五十年来,生活在淡水中的物种数量减少了81%。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卢思骋在2019年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回答了这一问题。
世界自然基金会借鉴了生物学、水文学、海洋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开发先进的工具和方法,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整合自然和社会系统,以应对新的威胁。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区CEO卢思骋表示,按照我们目前的消耗速度,1.75颗地球的资源才够用。他认为,这显然不可持续,我们急需采取行动。
生物多样性是衡量环境健康度的关键指标之一,而该指标当前的表现并不理想。例如,过去五十年来,生活在淡水中的物种数量减少了81%。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卢思骋在2019年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回答了这一问题。
一提到生物多样性,人们最先想到的可能是千万里之外的热带雨林,各类动物、植物和昆虫在那里聚居,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去甚远。但是,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维系着万物的生存。所有人都离不开大自然。生物多样性是维持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仅是拯救动物或其栖息地,还涉及保障食物和水的持续供应以及应对气候变化造成的严重影响。
卢思骋认为,生物多样性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远远超出很多人的认知。他表示:“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是为了追求美好景象;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离不开这一生态系统;除遥远的热带地区外,我们所摄入的食物也受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他接着说道:“拿农业来说,农业和土地资源的健康是确保粮食供给充足的前提,而这些都离不开生物多样性。”
提升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一大职责。卢思骋表示:“过去五十年间,世界自然基金会足迹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致力于提升政策制定者、商业领导人和公众的意识,让他们了解保护自然健康的职责和必要性。”保护环境需要公共、私营部门以及科研界共同参与。他强调:“我们为许多公司提供了支持;我们还与当地社区合作,帮助他们尽其所能,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任重道远。政府和行业有意愿保护环境还不够,关键还要靠技术。卢思骋补充说:“二三十年前,红外相机的面世为全球环境保护主义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特别是中国的环境保护主义者利用这一技术更好地了解了本国保护区动物的活动、分布和变化情况。”数十年来,科技一直有被用来保护动物。“我们平时看到的很多有关熊猫和老虎的图片实际上是由这些红外相机拍摄的。动物经过时会触发自动拍摄装置。这比让摄影师一直守着等待稀有动物出现再拍摄,更为高效。手工拍摄可能需要花费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
卢思骋认为,虽然我们在利用科技保护环境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如使用最新的ICT技术,将红外相机升级为监控系统2.0,可将红外相机所拍摄的图像实时传输至监控中心,甚至是移动应用上”。
他还认为,人工智能有潜力发挥重要作用。“比如,我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区分某一区域的鸟类并统计数量和种类,然后我们可以监测一段时间内鸟类数量和种类的变化,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监控鸟类的迁徙情况。”人工智能技术还可用于其它场景,如追溯我们餐盘里鱼类的来源,更好地定位园区里执行巡逻任务的护林员的位置,保障他们的安全以及帮助我们更好地收集数据。
卢思骋认为,除了用于监控和保护野生生物外,科技还能用于启发公众。他说:“我们可以通过照片和录像,让公众了解动物和保护区的情况。”
“最近,世界自然基金会携手华为在意大利捕捉鲸鱼在海底交流时发出的声音,并将这些声音转化成音符;人们可以聆听鲸鱼相互交流时发出的美妙声音,从而与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提升人们对环境恶化的认识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一大职责,卢思骋认为,利用科技来启发公众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
华为的TECH4ALL项目旨在实现数字包容,将数字技术创造的价值带给所有人以及所有国家和地区,主要聚焦技术、应用和技能这三大领域。该项目也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专注于使用创新技术帮助非政府组织保护生态系统。卢思骋认为,TECH4ALL理念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价值观紧密契合。“世界自然基金会希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与所有其他生命体共享地球,从而保证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的义务。因此,TECH4ALL将为我们提供所需的数字技术,共建地球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