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点使用cookies,继续浏览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Cookies和隐私政策

用数据换产量,普惠绿色饮食

2030年,人们可以利用农情多元数据图谱,实现精准农耕;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模拟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湿度等要素,打造不受变化莫测气候影响的“垂直农场“;通过3D打印,获得符合个人健康需求且口感最佳的人造肉,真正实现从靠天吃饭过渡到靠数据吃饭。

华为预测,到2030年:

bada icon 09 全球联接总数达:2000亿
bada icon 10 全球每年产生的数据总量达1YB,相比2020年,增长 23

探索方向

用精准的数据,让种庄稼不再只靠经验

精准农耕的前提,是对所收集数据的深入分析,形成农情多元数据图谱。

未来场景:精准农耕,构筑农情多元数据图谱

基于云服务的农情图谱可以帮助农民迅速得到农作物在不同关键生长阶段的所需的土壤灌溉、肥力需求;还可结合地形的特征、气候预期、病虫害程度等信息进行产量预估、农作活动安排、预算管理等。多元数据图谱提供对农田的状态和农业生产过程的多维度实时监测与分析,在多变环境中做出敏捷而高效的预警,及时给予多种应对措施的建议、快速锁定损失区域并估算后期产量,帮助农民及时止损。

以玉米为例,仅依据数据进行的自适应播种这一改变,就能带来每公顷300-600公斤的增产。

用工业的方式,解决农业的问题

垂直农场指用数据构建突破地域限制的标准化生长环境。

未来场景:智能垂直农场,打造未来农业新形态

农业工厂化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在室内种植的“垂直农场”,即用数据构建突破地域限制的标准化生长环境。在垂直农场里,从苗圃播种到施肥再到收割,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对光照、温度、用水和营养输送等的精确控制,而数据就是掌握这些植物生命密码的“钥匙”。它会在全链条的各个环节发力,因地因时调整参数,为农作物构建起最为适宜的生长环境。作为全球可复制的智能农业模式,垂直农场无需农药,无需土壤,减低对农业用水的浪费,并且不受环境气候影响,始终确保新鲜农产品的理想生长条件。业界公司的尝试显示,在7,000平方米的空间里,可实现蔬菜每16天收割一次,达到每年90万公斤的惊人产量。

餐桌上的3D打印,打造肉类食品的低碳方案

3D打印是改善人造肉口感、外形、味道等质量因素以及规模化生产的重要技术之一。

未来场景:3D打印人造肉,用数据培养绿色健康的肉食新形态

3D打印是改善人造肉口感、外形、味道等质量因素以及规模化生产的重要技术之一,无论是使用植物蛋白还是动物细胞,都可以使用3D打印技术:在植物蛋白合成肉的过程中,可用3D打印技术来搭建纤维支架,尽量模仿天然肉的外观和口感;当用动物细胞来培育肉时,3D打印将肌肉组织、脂肪等营养元素,一层层堆叠起来、最终形成人工肉。当前,通过3D打印技术,已经可以实现猪肉、鸡肉、牛排的等多种类型肉类的制作,且人造牛排的价格正向超市牛排趋近。

智能世界 2030
无界探索,翻开未来

智能世界2030报告下载